close
和我們共有的時光。」

「猴子」有一次上籃球課時,故意說他不想打。
陪楊士賢蹲在場外看,雖然猴子什麼也沒說,
但那一刻楊士賢好感動自己終於有了一位朋友。
樂觀進取的「猴子」常鼓勵楊士賢積極思考,對他大有啟發。

楊士賢說,國中時有次公民課出了一題是非題:
「接近孤獨的同學是一種仁愛的表現。」
檢討考卷時,有位同學舉手問老師為什麼?楊士賢當時覺得那位同學真是太幸福了,
幸福到不懂接近孤獨的同學為什麼是一種仁愛的表現,他說:
「但我寧願自己是懂這句話的人。」

楊士賢說話有一種這個年紀少見的篤實靜定,他曾怨恨身世及欺負他的人,
但現在他感謝斷臂讓他更容易看清人性,感謝窮苦讓他更禁得起磨練,
同時,他了解到每個人有不同的成長環境、發展方向,
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評斷別人是錯的。
楊士賢希望自己是個「思想成熟深刻,但心很單純」的人,
他把考上師大、將來成為一個很能鼓舞學生的好老師當成目前奮鬥的目標。
他唯有更用功讀書,以報答武陵的恩惠。

「穿著武陵的黃襯衫走在街頭時,我常想要是媽媽能看到,一定很高興、很驕傲。」
思念媽媽時,楊士賢仍有萬般心痛不捨,但他告訴自己不能再哭了,哭是沒有用的。

只要想到媽媽曾那樣愛他、為他奉獻一生,他就永遠有勇氣抬頭挺胸向前走。


至於現實生活上的種種困難,他倒是看開了,
也習慣了,唯一不放心的是「比我聰明、健壯的弟弟卻沒繼續升學」。
武陵高中的十多位老師,每月固定捐款作他的生活學雜費基金,聽了他的故事以後,
全校同學更紛紛主動發起一項項溫馨的活動,楊士賢說,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支付寶實名認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